网课库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mito
查看: 3061|回复: 4

【批判性思维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56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56251
发表于 2018-4-23 14:2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批判性思维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
信息爆炸时代,独立思考能力几乎已经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,而其基石就是批判性思维。听
如何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决策?
如何鉴别思维“陷阱”,防止被忽悠?
如何理性建设性地处理争议?
北大教授陈老师: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
2017年10月21日,北京大学哲学系陈老师教授来到混沌大学讲堂,带来了一堂极致“烧脑”的思维训练课: 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》 ,系统阐释了批判性思维如何养成,大信息量,大冲击力,简直是智商碾压级体验,而且又是深入浅出,风趣幽默。
为此,混沌君特意详细梳理了其中的精彩案例剖析,供你学习。
11个逻辑命题,你能做对多少?不服来战。
01 什么是真正的因果关系?
● 命题:小约翰祈祷
午夜时分,小约翰安静地坐着。他非常希望此时是早晨,这样他就可以出去踢足球了。他平心静气,祈祷太阳早点升起来。在他祈祷的时候,天慢慢变亮了。他继续祈祷。太阳逐渐冒出地平线,升上天空。
小约翰想了想所发生的事情,得出这样的结论:如果他祈祷的话,他就能够把寒冷而孤寂的夜晚变成温暖而明朗的白天。他为自己感到自豪。
请问小约翰的结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?
● 解析
小约翰很可爱,但是在他的思考过程当中有一个逻辑错误,就是以先后为因果。一件事情在小约翰祈祷之后发生,或者在他祈祷的时候发生,并不等于因为他的祈祷而发生,这两个是不同的事情。
在此之后,并不等于因此之故。
● 结论
无论是以先后为因果、还是以同时发生为因果,这都不对,因果关系的确立需要有很多别的要素。
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:第一,就是跨学科的广度;第二,就是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。
——美国耶鲁大学前校长 Richard C. Levin
02 如何正确比较?
● 命题:醉酒与开车
去年,有6000人死于醉酒,有4000人死于开车,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。因此,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。这个结论错在哪儿?
● 解析
题目比较的是三种行为模式的安全性,怎么比较的呢?它用的是造成伤害的绝对量。因为醉酒开车死的人最少,因此最安全。
这种比较方式是错的,正确的方式是应该看造成伤害的概率,要有基数。
比如,有6000人死于醉酒,那有多少人醉酒?假设有6亿人。4000人死于开车,多少人开车?假设有5亿人。500人死于醉酒开车,那有多少人醉酒开车?假设有501个人。
这种情况下,哪一个更容易造成死亡?显然,在极大化的概率比较之下,醉酒开车更容易造成死亡。
● 结论
比较不同行为模式的安全性时,不能只看造成伤害的绝对量,而要看造成伤害的概率。
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,其目的在于合理地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。
——陈老师
03 如何鉴别说谎者?
● 命题:说谎者悖论
有5个句子:①2+2=4,②人是动物,③3+3=7,④雪是黑的,⑤这里的假句子比真句子多。请问:句子⑤ 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
A:假的; B:真的;C:是真的当且仅当是假的
● 解析:正确答案C
①②是两个真句子、③④是两个假句子,关键看句子⑤。如果⑤是假的,那就是假句子比真句子多,于是⑤是真的。如果⑤是真的,那假的句子真的比真句子多,与整体矛盾。
所以,句子⑤是真的,当且仅当它是假的。
● 结论
这叫说谎者悖论,说的是一个人说了一句话,而且是假话,那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?无法判断。
要小心。我们的思维中充满了谬误、陷阱、难题、矛盾、悖论和待解的谜团,需要我们去辨析和思考,需要动用我们的智力去解决。
——陈老师
04 如何确认个体的同一性?
● 命题:忒修斯之船
据记载,忒修斯是传说中的雅典国王。在成为国王之前,他驾船率人前往克里特岛,用利剑杀死了怪物米诺陶,解救了作为贡品的一批童男童女。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英雄忒修斯而一直维修保护那艘船。
随着时光流逝,那艘船逐渐破旧,人们逐渐更换了船上的甲板,以至最后更换了它的每一个构件。
更换了全部构件的忒修斯之船,还是原来那艘船吗?
● 解析
首先,先来看下忒修斯之船的悖谬之处:
①如果一艘船仅有很少的构件被更换了,那艘船仍然是原来那艘船。
②如果一艘船的全部构件都被更换了,那艘船不再是原来那艘船。
根据①,如果我们每一次只更换那艘船的一个构件,那艘船仍然是原来那艘船;直到最后一次更换时仍然如此。
根据②,到最后一次更换时,该艘船的所有构件都被换掉了,那艘船不再是原来那艘船。
也就是说,出现了一个矛盾:被更换了全部构件的那艘船既是原来那艘船,又不是原来那艘船!
这个命题在质疑和挑战什么?它挑战的是个体的同一性,特别是个体跨时间和跨空间的同一性。
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成长,那我是谁?什么东西构成我之为我、你之为你?什么东西构成我的同一性?标准是什么?
德国十七世纪的哲学家、社会学家、逻辑学家来莱布尼兹回答了这个问题。关于同一性,他提出了两个原则:
①同一不可分辨原则。如果X和Y是同一个个体,那么X具有什么性质,Y就具有什么性质。
②不可分辨者的同一。如果X和Y,他们具有完全一样的性质,没有任何性质,能够把它们区别开来,那么X和Y实际上是同一个体。
忒修斯之船在逐渐更换的过程当中,就这两个原则。如果他一次只换一块构件,我们认为他还是那艘船,因为差别不大。
再延伸一点思考,当事物没有感知到差别的时候,是否就真的没有差别?
● 结论
我们要理解,一个例证、一个论证、一段话语,究竟在说什么?它背后的声音是什么?要深入地思考,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别人发现的真理,我把这些真理学会,然后去应用这个真理,这是最典型的非批判性思维。但我要告诉大家,没有那么多真理。
——陈老师
05 如何获取比较可靠的知识?
● 命题:美诺悖论
有一个青年,叫美诺,曾给苏格拉底做出一个论证——研究工作不可能进行。他的论证结构是这样的:
①如果你从事研究工作,那么或者你知道你所要寻求的东西,或者你不知道你所要寻求的东西。如果你知道你所要寻求的东西,研究是不必要的。
②你都知道了要寻求什么了,那还有什么必要做研究呢?
③如果你不知道你所要寻求的东西,那研究不可能,你都不知道你要找什么,你怎么去找,也就不可能。
④因此,研究或者不必要或者不可能。
⑤所以,你的研究或者没有必要进行,或者不可能进行。
这个论证成立吗?问题在哪儿?
● 解析
我们好好注意一下,你所要寻求的东西,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
如果你知道你所要寻求的东西,研究是不必要的,这句话要成立,必须是,如果你知道你所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,那么研究是不必要的。
如果你不知道你所要寻求的东西,研究是不可能的。这句话要成立,是什么意思?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什么问题,研究是不可能的。
也就是说,这里面,对于你要寻求的东西的理解,是有歧义的。第一个意思是表示你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,第二个意思是表示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。
因此,这里面隐藏着概念的歧义,整个论证是不成立的。还有一种可能,我知道我要研究什么问题,但是我不知道答案,于是研究极有可能又有必要。
● 结论
概念清晰,命题清晰是非常重要的。真理是一个系统,它有一定的逻辑结构。因此,你要得到比较可靠的知识,必须从清楚、明确的概念和问题出发。
我们要认真地、小心地对待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的思考过程,不然的话,它会把我们带到沟里面去。
——陈老师
06 如何有效论辩?
● 命题:松鼠和猎人
一只松鼠站在树上,两个猎人围绕它转了一圈。他们动时,松鼠也跟着他们动。这时,一个猎人说,他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,而另一个猎人却说,他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,俩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。
一个猎人说,松鼠站在中间,我围绕这个中心点,画了一条封闭的曲线,因此我们围绕松鼠转了一圈。
另外一个猎人说,什么叫围绕松鼠转一圈?应该是我们先看到松鼠的正面,然后看到它的右侧面,然后看它的后面,然后看它的左侧面,然后回到它的前面。但我们转的时候,松鼠好奇,我们转,它也转,我们就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,那就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。
两个猎人,谁对谁错?
● 解析
这里面的关键是,猎人怎样理解“绕着松树来跑”。界定清楚这个概念,争论双方可以都错,也可以都对。
你想想,这两个人有实质分歧吗?他们实际上就是对一圈,有不同的理解。因此,为了让他们达成一致,首先你要定义一下什么叫围绕松鼠转一圈,然后再去讨论别的。
● 结论
要知道,我们在日常论辩中,有的时候不只在一个概念上有分歧,而是在很多的概念上有分歧。
我们争的唾沫飞溅,实际上都不搭界,没有实质性分歧。
这个时候,为了论辩的有效,我们应该停下来,好好地构筑我们共同的出发点,在核心观点、概念、命题等方面,取得一致,然后再做下面的事情。
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是这样的科学:要求我们讲道理,告诉我们怎么样讲道理,告诉我们如何去识别他人,有时候也包括我们自己是如何不讲道理,并且如何去反驳这种不讲道理。
——陈老师
07 如何有力反驳?
● 命题:苏格拉底劝男人结婚
苏格拉底也构造了一个推理,劝男人们都要结婚。他说:
①如果你结婚,
②你或者娶到一位好老婆,或者娶到一位坏老婆;
③如果你娶到一位好老婆,你会获得人生的幸福;
④如果你娶到一位坏老婆,你会成为一位哲学家;
⑤所以,你或者会获得人生的幸福,或者会成为一位哲学家。
⑥这两个结果都是不错的,
⑦所以,你应该结婚。
这个推理方式正确吗?
● 解析
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一个哲学家,不能必然推出了他老婆一定坏,但是他老婆确实不太好,经常对他做河东狮吼。
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是杰出的,但作为一个丈夫可能是不合格的。据说,他长相丑陋、身材矮小,又没什么财产,整天热衷于与人辩论,由此证明别人的无知,并证明他自己除了知道自己无知以外,其实也一无所知。当这样丈夫的妻子容易吗?
他沉溺于形而上学的思考,把所有形而下的事务都交给妻子去打理。妻子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,能不河东狮吼吗?
所以,有一句忠告,如果在座的男士,你想从事高尚的事业,想沉溺于形而上学的思考,那么请你交给你的妻子足够的金钱。
再来看,苏格拉底的推理方式是这样的,如果你做P就会导致q,而q不错,所以你应该做P。这正确吗?
我要获得人生幸福,要成为哲学家,结婚是必要的途径或者唯一途径吗?不对。
● 结论
事实上,我们先不管他的前提是否正确,他的推理论证方式也不正确,即如果P那么q,q所以P。
反驳不正确推理方式的办法就是,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你这么推理,那好,我也这么推理。你是人,人是肉,狗也是肉,你能得出你是狗吗?
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。
——苏格拉底,哲学家的哲学家。
他把自己比作流氓,要把人们从理智的沉睡中唤醒。
08 如何避免“预设”陷阱?
● 命题:上帝和石头悖论
①如果上帝能够创造这样一块石头,那么他不是万能的,因为有一块石头他举不起来;
②如果上帝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,那么他不是万能的,因为有一块石头他不能创造;
③上帝或者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或者不能,
④所以,上帝不是万能的。
请问:这个推理能够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吗?
A:可以;B:不可以;C:不确定
● 解析
你问万能的上帝,能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,就等于问这位万能的上帝,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儿。
要注意,当我们问问题的时候,好像都是在问不知道的东西,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里面,都预先假定了已经知道的东西,这就叫预设。
这位万能的上帝,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儿呢?
当你回答能的时候,意味着有一件事情上帝不能做,就等于上帝不万能。因为你已经把你要证明的结论预先安置在你的问题当中。
也就是说,我回答能的时候就接受了这个预设,如果我回答不能呢?
“不能”有很多个含义,我至少在这里可以区分三个含义:
含义一:陈老师老师,你能画一幅圆的方吗?我回答说“不能”,这个是逻辑学的“不能”,与我的能力没关系。
含义二:陈老师老师,你能拔着自己的头发上天吗?我回答说“不能”。这个“不能”不是逻辑学的不能,而是违反物理学规律,与我的能力没关系。
含义三:陈老师老师,你能当北京大学校长吗?我回答说不能,要注意,这个“不能”和前两个不一样,它是一个与我有关的事件。
现在,我们回到上帝能不能做一件他自己不能做的事儿这个问题上面来。这个不能是哪一种意义上的不能,是逻辑学的不能还是物理学的不能,还是与个人能力有关的不能?大家可以继续思考。(欢迎微信留言,混北君期待你的智慧闪光~)
● 结论
要考察对方的推理论证是否有效时,要注意挖掘隐含假设,要把他利用的所有的东西都放到显微镜下,仔细考察。
把一切送上理智的法庭,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主张。
——陈老师
09 如何彻底博倒对方?
● 命题:帕斯卡赌
帕斯卡,法国思想家,概率论、博弈论等的创始人之一,但只活到39岁。他有一句着名的话:
人类是会思维的芦苇。因为懂得思考,人类成了万物之灵,(故)思想铸就了人类的伟大。
他认为,上帝是一个无限的存在,而每个人仅具有有限的理智,这导致无法从理智上说明或否认上帝的存在。他转而利用概率论和决策论来说明信仰上帝的根据:信仰上帝是比不信仰上帝更好的赌注。
按照帕斯卡说法 ,有如下博弈矩阵:
北大教授陈老师: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
这种推理是否合理?
● 解析
我认为它不合理。因为:
第一,最大的不合理,他把上帝塑造成小心眼。你信我,我就把你带入天堂,你不信我,就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,这哪儿像上帝啊,这是一个暴君。上帝的本性是博爱,他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只迷途的羔羊。
第二,他把信仰的问题,变成了一个自我利益计算的问题,这是真正的信仰吗?不是。真正的信仰是出于理性的思考或者抉择,就如夏明翰所说,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,杀了夏明翰,还有后来人。
第三,“帕斯卡赌”是数据概论计算,那你首先得给一个初始概率。上帝存在的初始概率是多少?你根据什么?要知道,“上帝存在”的概率取决于一个人对这件事的相信程度。
第四,假如上帝根本不存在,我们却选择相信上帝存在,并对他顶礼膜拜,这并非没有什么损失,而是损失巨大:使我们失去了对世界的真实认知,在这个世界上糊里糊涂地度过一生。
你是一个人,还是应尽量地活得有意义一点、有价值一点。
● 结论
如何有效的反驳?有三种方式:
第一种:反驳结论,你的观点根本不成立,“有一说一,严守一”。
第二种:反驳论据,你的理由不成立。
第三种:反驳论证方式,你的理由不能合逻辑地推出你这个结论。
第一种反驳最强,第二、第三种反驳有逻辑力量,但是不能彻底博倒对方。
有时候,人们读书,会陷入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里面出不来。好像每一句话都看懂了,但这本书整体在说一些什么,不清楚。所以,你要学会把厚书读薄,学会把观点、理由、论证结构,图解出来,然后再反思他们是否成立。
——陈老师谈读书
10 如何理解“无穷”?
● 命题:希尔伯特旅馆
希尔伯特旅馆有无穷多个房间,已经入住了无穷多个旅客。
问题:如果又来了100位旅客,能否入住?如何入住?
A:不能入住,因为已经住满了
B:可以入住,让前一百个房间内住两个人
C:可以入住,请已经住店的旅客搬到其房间号码加100的房间内
● 解析:正确答案C
来了100位旅客,你作为老板可以这样说,请你们搬到你们的房间号码加100上面去,100后面有多少个房间?无穷多个,因此已经住店的旅客就搬到这无穷多个100+的房间里面去,那前100个房间就空出来了,新来的这100位旅客,就住进去了。
再延伸一下,如果又来了无穷多位旅客,能否入住,如何入住?
你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办法,请已经住店的旅客搬到偶数号房间里面去。任何数乘2都是一个偶数,只要有无穷多个房间,就有多少个偶数号房间。
然后,再问,如果又来了无穷多个旅游团,每个旅游团都有无穷多个旅客,能否入住?如何入住?
看下图,现在第一个旅游团有像自然数一样多的客人们,有无穷多个像第一个旅游团那样的旅游团们,你把这些客人重新编号,编成一个更大的无穷。
北大教授陈老师: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
在第一个里面取1、2,然后在第二个里面取1,第三个里面取1,在第2个里面取2、取3……这样一个不剩,非常有序编制成一个更大的无穷,于是就按照这些重新编号,每个旅客都有一个编号,然后就搬到那个房间里面去。
● 结论
事实上,很多聪明人都不能理解无穷的原因,它太怪异了。
芝诺悖论对于“无穷”有两种意义的解读:
第一种意义:潜无穷
无穷是一种潜能、一种可能性。比如任何一个自然数,都可以在后面找一个自然数,因此自然数无穷。
作为一个序列是完成了的整体,可以作为一种确定的对象来谈论与研究,可以比较大小。
第二种意义:实无穷
作为一个序列是未完成的,处于不断的构造过程中,不能比较大小,但每一个片段都是有限的……
事实上,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能接受潜无穷,但他没法接受实无穷。比如,数学家康托尔,就得了精神病。
但人类对无穷的探索远没有结束。
哲学家和科学家,大都是批判性思维的高手,他们挑战常识、常见、陈规,反驳流行意见或者权威理论,进行创造性想象,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,推动进步。
——陈老师
11 人类的困境:休谟的困境
目前,人类对两个休谟问题仍然没有解答:
问题一:归纳问题
我们能否通过感觉经验得出普遍必然的自然规律?
问题二:是和应该的问题
从“是”能否推出应该?
比如,生了孩子,就该好好抚养?北大学生就要好好念书?企业家就要好好地办企业?政治家就要为人民服务?……这些规范是从哪儿来?它的依据和命题是什么?等等。
类似这种日常生活中的“夹子命题”,哲学家们还没有解答。
批判性思维、创造性思维赋予我们做人的尊严。
什么是批判性思维
同问环节:哲学家眼中的世界
批判性思维的作用
批判性思维的气质和倾向
批判性思维的程序与方法-1
批判性思维的程序与方法-2
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73

回帖

668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668
发表于 2019-1-30 16:01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
11 人类的困境:休谟的困境
目前,人类对两个休谟问题仍然没有解答:
问题一:归纳问题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万

回帖

3万

积分

体验VIP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31423
发表于 2019-2-15 18:17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http://www.xunibaoku.com/forum.php?mod=post&action=reply&fid=355&tid=35028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hanying77047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21-3-6 18:27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7175

回帖

1万

积分

体验VIP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4686
发表于 2022-6-6 20:1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是个凑数的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在线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售前QQ号
84968829
售后QQ群
116273335
开通VIP

微信扫一扫,或添加xuebahengzige

QQ|Archiver|手机版|网课库网 |桂公网安备 45022102000011号

GMT+8, 2024-12-29 10:16 , Processed in 0.158228 second(s), 4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